點擊圖片進mSATA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監控視頻截SO-DIMM圖顯示,空蕩盪的車廂中只剩暈倒在地的老外。
  參考消息網8月21日報道 外媒稱,如果你在中威剛記憶卡國的地鐵上遇到麻煩,不要指望會有好心人來幫助你。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20日稱,8月9日,大約在晚上9點30分,一名外國人在上海地鐵2號線車廂內暈倒。根據地鐵監控視頻,他起初像是要倒向坐在他右邊的女乘客,頭幾乎貼到她的肩膀。但在隨後幾秒內,他先是躺倒在座位上,又隨著列車進站開始剎車減速,翻落在地。新竹北買房華網報道說:“似乎沒了知覺。”
  他對面的乘客不僅沒有幫助他,反而起身逃離,令這節車廂在不到10秒的時間里變得空空蕩盪。視頻顯示,有人大喊“出事了”,導致乘客紛紛逃離。新華網報道說,蜂擁而出的乘客導致一名中年男子摔倒在地,另一名中情趣用品年婦女則撞在屏蔽門旁。
  當地鐵工作人員終於出現時,這名外國白人男性已蘇醒過來,自行站起離開。
  這並不是上海地鐵乘客第一次顯示出他們具有容易驚慌的傾向。上月一名女乘客的手機失靈,開始冒煙。隨後有人大喊失火,導致大量乘客逃離,一些乘客在逃離過程中跌倒並遺失個人物品。結果,這並不是著火——只是手機冒煙。
  近幾個月來,在中國的許多城市,人們在出行時感到很緊張。在此之前,持刀歹徒在火車站等地點發動了針對公眾的襲擊。為了應對這樣的暴力活動,公共場所都實行了額外的安檢措施,但民眾仍然感到不安。
  地鐵恐慌事件在廣州和北京也發生過。今年6月,廣州地鐵3號線的一列列車開至梅花園站時一名乘客暈倒,導致其他乘客發生恐慌,爭相涌出列車,有6人因此受傷。同樣在6月,乘客之間的糾紛導致大量乘客逃離北京地鐵國貿站,一些人在混亂中摔倒在地。
  針對這種情況,新華社發表一篇題為《民眾恐慌需要緊急事件應對教育》的英文文章,呼籲在擁擠場所建立危機管理體系。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對記者說:“在發生緊急事件的時候爭相逃離,是因為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識。”
  【延伸閱讀】
  上海地鐵:“老外暈倒車廂無人相助”不屬實
  2014-08-20 15:59:05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說:圖為事發監控畫面。老外突然暈倒。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8月9日,2號線上一老外乘客在座位上暈倒,周圍乘客無一相助竟倉皇逃竄,反而蜂擁衝出車門,引髮網友熱議。然而,新民網記者今日(20日)從上海地鐵運營方處證實,實際上,乘客當時慌亂是由於情況突然,反應不及,但當列車進站後,跑出車廂的乘客立即到站台尋求站務員幫助,站務員亦及時上車對外籍乘客進行救助,“無一人相助”並不屬實。
  新民網記者看到,運營方提供的監控視頻顯示,事發8月9日晚9點34分,一男性外籍乘客在列車將進入金科路站時突然緩緩倒向右側,隨後幾秒內,他先是躺倒在座位上,又因列車剎車減速而翻落在地。
  新民網記者註意到,監控顯示,由於事發突然,目睹外籍乘客倒在地上後,坐在他對面座位上的數位乘客猛地起身離開;周圍的乘客見狀亦第一反應立即躲開,跑到後續車廂里。
  而在後續車廂里,由於不明白具體情況,看到有乘客奔跑而來,後續車廂乘客情緒也受到影響,造成了驚慌的氣氛,待該列車停站後紛紛衝出車廂。
  然而,地鐵運營方表示,在乘客們離開車廂後,立即有熱心乘客找到了站臺上的值班站務員、描述了車廂里的突發情況並予以求助。
  隨後,站務員迅速按照乘客指點到達事發車廂,並準備救助倒地的外籍乘客,“所謂外籍乘客暈倒無人救助說法並不屬實。”
  運營方同時透露,當站務員趕到時,暈倒的外籍乘客已經蘇醒,並自行起身離開。
  “事實上,乘客當時主要是因為突發事件反應不及,導致驚慌、奔跑。”運營方表示,儘管如此,乘客們在慌亂中沒有拉下緊急拉手、及時在車輛進站後尋求站務員幫助等做法仍值得肯定,“我們希望今後乘客遇到類似的情況能夠更加冷靜、切莫驚慌,理性判斷,合理應對,切莫盲目跟風。”(新民網記者 李欣)
  【延伸閱讀】
  老外眼中的“宜居”中國
  2013-11-15 10:29:24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有不少外國人在中國生活、工作。圖為“牧羊地兒童村”創始人貝天牧在兒童村的“小羊羔”學校里與兩名孩子在一起。本報記者張超群/攝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宿亮 發自北京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11月5日報道,英國匯豐銀行最近發佈了一份報告,對居住在34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人所享受的經濟機遇和生活質量進行了考察,得出的結果顯示,中國和泰國是兩個最適合外國人居住的國家。
  這一結果令不少人感到驚訝。此前,還常有外媒報道說,不少外國人因為中國城市的空氣污染問題不得不選擇離開中國。空氣污染、食品安全以及教育醫療條件等,也是不少國人選擇出國移民的理由。
  如果這份報告的可信度不值得懷疑,那麼外國人選擇中國工作與居住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就此,《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採訪了多名在中國的老外。在他們的眼中,生活工作在中國的好處不少,不僅生活成本相對較低,而且賺錢多,更為重要的是還能為自己的履歷“鍍金”,當然,他們眼中的中國生活也不是盡善盡美,空氣污染、食品安全自然是他們顧慮的問題,但文化差異還是主要因素,真正想留在中國過一輩子的西方人還是比較少的。
  上海外灘附近的一家高檔餐廳的室外草坪上,28歲的法國人奧布萊恩·康納正在等朋友。他拿出最新款的智能手機,對著桌上的咖啡和遠處“東方明珠”拍了張照片,傳到社交網站上,附上一句:“C’est la vie.”
  “這就是生活。”康納遠離家鄉諾曼底,選擇在法國一家貿易公司駐中國總部工作。對他而言,中國意味著餐館精緻的餐具和豐富熱鬧的生活。
  康納等待的朋友名叫揚·維森斯,是德國下巴伐利亞人,在歐盟政府公關機構EUTOP駐北京辦事處工作。他趁著周末坐高鐵來拜訪研究生同學奧布萊恩。維森斯就要離開中國,升任EUTOP布魯塞爾總部中國項目主管。對他而言,中國意味著升職的資本和簡歷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天色漸晚,陸家嘴的燈光已經亮起來了。康納和維森斯碰杯喝酒,聊起美國《華盛頓郵報》先前把中國列為最適合移民的地方之一。在他們看來,這種排名並沒有什麼奇怪,畢竟中國的經歷在他們的生活中都顯得重要、有趣。
  “驚訝還有周末不關門的商場”
  2006年,康納剛剛大學畢業就選擇到北京五道口附近的語言大學學習漢語。談及那時來中國的原因,奧布萊恩說,自己畢業之後沒什麼目標,對遠東文化感興趣,於是就趁著年輕來體會一下“中國味道”。
  那段學習經歷給康納打開了一幅不一樣的生活畫捲。康納出生在諾曼底的小城,隨後跟著外交官父母在英國上學,認為生活就應該是歐洲城市那種緩慢的節奏,而在中國這種習慣被徹底打破。“我很驚訝還有周末不關門的商場,半夜還在賣飯的面館……每天隨便在街上找個酒吧就有棒極了的音樂和Party。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基於這些原因,康納回歐洲讀完研究生後,選擇來到上海工作。
  維森斯和康納的經歷不同。讀完研究生後,維森斯就來到現在工作的公關機構實習生,主要做關於中歐貿易的數據分析咨詢。當知道自己要被派往北京時,維森斯猶豫很久,這個遙遠的國家對他而言實在太陌生了。不過,中歐貿易越來越重要,在中國工作的經歷能夠大大增加他在公司中的“比較優勢”。所以,維森斯最後還是硬著頭皮來到中國工作。
  如今,就要離開中國,維森斯說,靜下心來想想,在中國工作好處不少。雖然物價上漲不慢,但按歐洲工資標準領薪水的維森斯仍覺得北京生活成本很低。他在東直門附近租了一套公寓,價格比在布魯塞爾市中心便宜一半,面積卻大了一倍。與歐洲的餐館比起來,在中國“出去吃”價廉物美。維森斯說,每周都可以去公寓附近高檔西餐館吃兩次飯的“福利”回歐洲就難以實現了。
  在北京工作還有一個額外“好處”。維森斯沒計劃在中國定居,用不著考慮買房買車,每月剩餘的錢全部存起來,回歐洲之後就是一筆不小的儲蓄。由於人民幣一直在升值,維森斯感覺在中國存錢本身就是一種理財。
  中國工作機會多賺錢不難
  對於好朋友的理財觀念,康納不怎麼認同。在他看來,中國的工作機會不少,賺錢不難,物價又相對較低,應該好好利用這種“優勢”享受生活。
  康納說,就算沒什麼特長,在中國找份英語教師的工作對外國人來說很容易。在一些大學,只要有本科學位就能輕鬆成為“外教”,每月也可賺1000美元左右的工資,但工作時間最多也就20個小時,多數時候還有免費住宿機會。另外,做翻譯或者家教也能輕鬆賺到不少“外快”。一些網絡論壇闢有專門的板塊供在華外國人互相介紹工作信息。
  在全球金融危機時期,無論是在美國還是歐洲,找工作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康納夏天回歐洲休假,曾經參加了在布魯塞爾舉辦的“青年工作日”大型公開招聘活動,現場人山人海,真正達成的工作意向卻十分有限。
  不過,維森斯還是決定離開。他覺得,自己來中國的目的已經達到,既獲得不錯的履歷,又攢了不少錢,是時候回歐洲進一步發展了。
  事實上,有不少外國年輕人曾經在中國工作、生活,積累閱歷和經驗,隨後回國取得成功。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曾經擔任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的老布什,回國後憑藉海外任職履歷最終成為美國總統。
  如今,類似的故事在那些選擇來中國工作的“老外圈”里早已成為令人艷羡的“傳奇”。
  霧霾不是離開中國的決定性因素
  前一段時間,在中國網絡上瘋傳一個段子:由於北京等大城市的霧霾天氣太嚴重,不少外國人紛紛“逃離”中國。這個段子還有食品安全、城市擁擠、交通擁堵等好幾個版本,說得繪聲繪色,讓媒體好一陣子“激動”。
  康納說,身邊的確有不少朋友離開中國,但也有人剛剛抵達中國,“朋友圈”的整體規模沒有太大的變化。這種狀況是“常態”,並未因特定原因劇烈變化。
  維森斯覺得,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選擇離開最重要的原因是所謂“文化衝擊”。歐美人做事方式和思維邏輯與中國人完全不同,難以融入主流社會。“我喝不慣白酒,也不習慣圍坐一大桌子談事,可這似乎就是中國人的做事方式。”
  另外,一些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也讓維森斯覺得“不爽”。雖然中國是全球服裝和鞋的代工中心,但維森斯工作幾年來都是趁休假回德國買衣服。在北京,能夠買到的歐碼45/46的鞋子款式太舊,服裝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醫療也是個大問題。維森斯從來沒有選擇中國的大醫院看病,他總覺得搞不清楚那些醫療詞彙,沒法跟醫生交流。中國的藥店里,那些在歐洲常用的藥不僅難以找到,價格還高得嚇人,而中國人常用藥的使用說明經常沒有英文。不得不去看病時,維森斯只能到那些專門給外國人檢查身體的診所看病,價格過於昂貴。按維森斯的說法,外國人在中國“得不起病”。
  在英國雜誌《經濟學家》工作的愛爾蘭人科勒爾·格裡芬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曾經在中國生活三年。在格裡芬看來,中國的發展取決於對外開放的程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外國人的包容。“並不是說你對旅游者熱情好客就算包容外國人了,還要看社會的活力和取得成功的機會。”
  曾經在多個國家生活、工作的格裡芬認為,中國對外國人才的吸引力與美國硅谷、英國倫敦,甚至印度的班加羅爾相比都有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這跟文化差異有關係,但相關政策和配套設施不足也是重要原因。至於網絡上瘋傳的霧霾導致外國人離開中國,格裡芬笑著說:“這是可能的。但環境不是決定性因素。”
  能夠融入中國的西方人是少數
  事實上,西方人很早就來到遠東生活、工作。在很早之前,“老外”們就開始思索中國的面孔是什麼樣的,應該怎樣適應中國的生活。
  英國大作家薩默塞特·毛姆1920年時就寫過一本游記兼散文集,名叫《在中國的屏風上》。當時在中國生活的毛姆就對上海有過獵奇式的描述,但他難以理解中國文化的深邃含義,他在書中這樣評價中國藝術:“中國人苦心孤詣的使你雙目愉悅,通過與簡單外觀的對比而形成精美的持久性裝飾效果,但最終審美疲勞征服了你……其實他們的藝術觀念是很有限的。”
  相信沒有中國人會贊同這種評價,但這在很大程度上的確反映了外國人對中國那種獵奇式的喜愛和無知,也是不少西方人選擇來到中國的重要原因。
  另一位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也在著作《緬甸歲月》中描寫作為大英帝國貿易商人在海外工作的經歷。他極少著筆緬甸的文化,而是關註於自己在異域生活的孤獨。雖然時代已經不同,但那種“身處異鄉為異客”的感覺仍然影響著如今身在中國的外國人。
  對於喜歡熱鬧的康納來說,上海是不錯的城市,不過他還是準備幾年後回巴黎生活。“中國人喜歡過‘洋節’,但是跟我們的過法不一樣。在法國,聖誕節前夜都是在家裡和家人一起吃飯聊天,就像中國人過春節一樣。每次聖誕節時,總有朋友邀請我去酒吧,這讓我覺得很彆扭,還是會想念家人。”
  格裡芬認為,能夠真正融入中國文化的西方人仍是少數,大多數人把中國當成最佳的“鍍金”國家。能夠在全球經濟指標發展最快的國家工作一段時間、懂幾句漢語,在西方社會的職場中是很大的優勢,再加上生活成本低、文化新奇等因素,西方年輕人是願意來中國的。“不過,真正準備在中國生活一輩子的西方人並不多。三四年是個‘坎’,他們早晚還是要回去的。”
  【延伸閱讀】
  那些拿中國“綠卡”的“老外”
  2014-06-16 11:41:02
  榮彼得:青春歲月獻上海
  銀行家、慈善家、外國智囊,榮彼得在華工作十多年,一人身兼數職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有之炘 發自上海
  位於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恆生大廈第37樓是荷蘭安智銀行上海分行行長榮彼得的辦公室所在地。採訪當天,辦公室隔壁堆滿了即將捐給四川雅安市希望小學的物品。
  這位斯文高大的銀行家指著窗外毗鄰的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和竣工在即的上海中心,操著一口漢語向記者感嘆道:“16年前我剛來上海的時候,這裡什麼都沒有,這些年上海變化太多太快,我可以算是一個‘新上海人、老浦東人’了吧。”
  滬上名人,老外智囊
  “老浦東人”榮彼得是持有中國“綠卡”的少數外國人之一。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只有4900多位外籍人士拿到中國“綠卡”,其中以“任職”身份獲得“綠卡”者又僅占其中五分之一。因此,連榮彼得也覺得自己“夠特殊”。
  無論是在滬上的老外圈還是金融圈內,榮彼得皆聲名在外。他擔任荷蘭安智銀行上海分行行長及該行大中華區跨國企業業務部門的主管,積極推動跨國企業在華的進一步投資和業務擴展。在2013年度同行業平均利潤紛紛下降的大環境下,荷蘭安智銀行的利潤逆勢增長,獲得了銀監會的表彰。2009年,經銀監會推薦,榮彼得獲得上海“白玉蘭榮譽獎”。
  “白玉蘭榮譽獎”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上海人民對獲獎者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所有關心、支持上海發展的外籍友人的感謝。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網站的頁面上,對榮彼得這樣描述道:他主動向友人和業務伙伴介紹中國,鼓勵歐洲華人在華投資,為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做出積極貢獻。
  “上海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地方,這裡外資行里的外籍高層人士固然很多,但像我這樣一待就是十多年的算是少數。”榮彼得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來上海工作的時候恰逢亞洲金融危機,當時我正值30歲,沒想到我的青春歲月都在這裡度過,我的大兒子和小女兒也都在這裡長大。”
  在商業運作以外,榮彼得還致力於荷蘭安智銀行在慈善事業的發展。他組織公司員工投身於各種慈善事業,號召全行員工同他一起捐獻部分年終獎,將自己經常往返荷蘭出差的飛機票差價(每次約2萬元)捐出,建立分行幫助兒童基金,專門幫助受貧困疾病困擾或者受災地區的兒童,使他們能有機會完成學業。
  銀行家、慈善家,榮彼得的“身份”還不止於此。2010年至2013年間,作為中國歐盟商會上海董事會主席的榮彼得始終積極推動中歐在經濟與文化溝通領域方面的發展,並每年發佈“上海之聲”報告傳遞給中歐政府,報告先後聚焦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及跨國公司區域總部落戶等議題。而榮彼得本人,亦充當了中國政府的外國智囊。
  中國綠卡不如護照好用
  “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日常生活中,我做的是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很高興得到了政府的認可。”榮彼得說。
  獲得“白玉蘭榮譽獎”後,榮彼得於2012年申請了中國“綠卡”並獲批。“我周圍有不少外國朋友都很羡慕我可以拿到在華永久居留綠卡,不少企業外籍高管至今尚未成功申請到,畢竟中國綠卡的門檻比較高,白玉蘭獎幾乎是基本的申請門檻。”榮彼得解釋道。邊說著,他從錢包中拿出了那張淡綠色的身份證,在記者面前“得意地”晃了幾下。
  聽聞中國“綠卡”可能會降低門檻的消息,榮彼得也感到很高興。“降低了門檻,中國未來將吸引更多國際高端人才來華工作。”說著,他又滔滔不絕地講起對未來的展望:“中國的經濟從短期而言,就像所描繪的波浪線,波動性較大;但從長期來看,則是一條向上的直線,發展的方向是很明確的。我對中國的可持續經濟發展充滿期待,對上海的發展前景尤其看好。”
  不過,拿到“綠卡”後,榮彼得也有煩惱。日常生活中,榮彼得先後經歷了用“綠卡”在銀行無法提款、在賓館登記被疑造假等一系列遭遇。“大部分時間,我還是不得不出示護照甚至工作證明來辦理日常業務。我非常期待中國‘綠卡’在未來能夠被更廣泛認可,相關配套服務能夠跟上,否則持有綠卡的意義何在呢?”
  諾揚·羅拿:文明巡訪團里的“洋啄木鳥”
  羅拿最看重自己在文明巡訪團的工作,他拍下城市中各種不文明現象的照片,如闖紅燈的行人、霸占人行道的車輛等
  儘管腰部勞損且行走不便,但當聽聞記者要採訪關於中國“綠卡”的話題時,他還是準時赴約,並用標準的普通話詳盡講述了自己拿到“綠卡”的“酸甜苦辣”。
  曾為中土領導人當翻譯
  今年58歲的諾揚·羅拿,從小就對漢學十分感興趣。上世紀80年代,作為中土建交後第二位公派到中國的留學生,羅拿來到中國學習中文和歷史。1996年,來到上海,籌建土耳其駐滬總領事館。現在,他是土耳其第二大銀行、土耳其擔保銀行駐上海辦事處首席代表。
  “掐指一算,我在中國已經生活32個年頭了,我有著濃濃的上海情結。”羅拿說。
  因為流利的中文以及曾經的外交官背景,羅拿多次為中土兩國領導人當翻譯。但這些經歷,他平時很少向人們講起,只留有一些珍貴的照片在手機相冊中。
  羅拿說,他自己更看重的“使命”是在文明巡訪團的工作。文明巡訪團里的外國人,人稱“洋啄木鳥”。羅拿的手機相冊里滿是他拍下的城市角落中各種不文明現象的照片,如闖紅燈的行人、霸占人行道的車輛和小商販、不合規的交通指示牌等細節。工作日,羅拿是穿著西服、打著領帶的銀行家;下班後,他便常常在社區里“明察暗訪”,糾正各種不文明現象,或者去養老院做志願者。
  “我喜歡中國,這裡是我第二個家,為自己家做點事我很樂意。我感到自己身上有一份責任,就是讓中國變得更好。”羅拿充滿激情地說,“事實上,每一個在這裡生活的公民都有責任讓中國變得更發達、更文明、更乾凈、更和諧。”
  中國綠卡還需提高普及率
  由於常年細緻無私的奉獻,羅拿於2012年從上海市長韓正手中領取了“上海市榮譽市民”證書。鑒於“榮譽市民”稱號是上海對外表彰的最高獎項,羅拿順理成章地在2013年獲得了中國“綠卡”。
  起初,羅拿喜出望外,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像他那麼幸運。但後來,他逐漸發現,這張中國“綠卡”的“含金量”未必像他預期中的那麼高。
  和榮彼得一樣,“有一次,我拿出中國‘綠卡’,去銀行辦理提款業務,卻遭到對方一口回絕;還有一次,我用‘綠卡’登記入駐酒店,前臺依然堅持要求我必須提供護照。”羅拿訴苦道,“沒想到中國‘綠卡’還不如護照管用。”
  羅拿為此專門翻看查閱了有關《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享有相關待遇的辦法》,他發現其中清晰定義了外籍在華人員的權利和義務。
  “顯然,上級制度制定與下級執行環節有所脫節,中國‘綠卡’尤其在服務業中的認知度偏低,導致‘形同虛設’的尷尬。”羅拿認真地說。
  他表示,中國只有讓“綠卡”的社會認知度和普及率更高,才能有利於大規模吸引國際人才,而中國的發展必須這麼做,“因為中國夢不僅是中國的夢和中國人的夢,也是每一個人的夢。”
  【延伸閱讀】
  中國犯罪團夥引老外進入“卡拉OK甜蜜陷阱”
  2014-06-25 15:00:00
  參考消息網6月25日報道 外媒稱,上海警方逮捕了“卡拉OK犯罪團夥”的15名成員,據稱他們引誘不太機敏的外國人進入地下卡拉OK歌廳,然後迫使其為這種唱歌娛樂支付數千英鎊。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24日報道,該團夥專門欺騙闖到浦東街頭的喜歡唱歌的外國人。浦東是上海這個亞洲大城市東部一個高樓林立的區。
  負責拉客的人挑選受害者,並將其引誘至上海黃浦江東邊的“卡拉OK甜蜜陷阱”。
  《上海日報》報道稱,在歌廳內,這些外國人享受的服務是一個有漂亮歌女陪伴的夜晚。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這是2010年4月28日夜從上海外灘拍攝的浦東陸家嘴。新華社記者 楊光 攝
  不過,這些外國男子很快發現,他們是在揮霍銀行卡而非鍛煉自己的聲帶。
  報道稱,被允許在卡拉OK歌廳停留一段不明確的時間之後,有身材魁梧的男子通知這些受害者,他們必須為這些體驗支付數千英鎊。
  一名受害者逃離這幫犯罪分子用來扣留他的汽車後,警方發現了這種非法伎倆。這名受害者是一名埃及男子,他聲稱自己在晚上散步時被誘騙至“卡拉OK甜蜜陷阱”。《上海日報》報道稱,他跳下汽車,朝附近一輛警車跑去。
  報道稱,警方隨後抓獲了該犯罪團夥,其成員承認從至少7名受害者身上詐騙了超過20萬元人民幣。這些受害者的國籍未被披露。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2011年3月30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的“謝謝上海”2010世博會比利時館精華回顧展開幕式上,來賓站在用上海夜景裝飾的地面上參觀。新華社記者武巍攝
  報道稱,中國因喜歡唱卡拉OK而聞名。去年,甚至在陝西一個共產黨培訓中心內也發現了一個放滿黑方威士忌、中國啤酒和金罐紅牛的奢華KTV歌廳。
  但是,中國對深夜唱卡拉OK的偏愛顯然存在不好的一面。2012年,因一名4歲小孩拒絕交出話筒產生口角之後,兩個人在西安一家卡拉OK歌廳被切肉刀砍死。(編譯/杜源江)
  【延伸閱讀】
  老外送孩子來中國留學圖個啥
  2014-04-25 08:43:01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大部分送孩子來中國的外國父母,希望孩子對中國的瞭解不是蜻蜓點水,而是要徹底融入這片土地的文化。圖為2011年,德國小學生在浙江諸暨開展文化交流,學習武術、書法、剪紙,秧歌等活動,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先驅導報》 資料圖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任沁沁 發自北京
  當不少中國家長糾結於國內的學業負擔、升學壓力,不惜代價把孩子送出國當“小留學生”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卻開始把孩子送到中國來接受中式教育。而這已經成為時下中國一個非常有意思而又耐人深思的社會現象。
  冀望孩子擁有“中國式智慧”
  馬雪亞是一位70多歲的美籍華裔,定居紐約40多年。最近他們一家正辦著手續,要把兩個出生在美國的小孫女送到北京讀幼兒園。
  馬雪亞的兒子在美國出生,如今已經是一名註冊會計師;兒媳婦是意大利人,服裝設計師。按照常理,他們的兩個女兒,應該和爸爸一樣,接受美國的開放式教育,成長為國際化人才,延續一個家族在美國的繁衍發展。
  不過,這家人正在打破思想和距離的藩籬:送孩子到中國接受啟蒙教育,學習中文,已經成為舉家共識。老外送孩子來中國,“圖”的是什麼呢?馬雪亞的回答是——中國嚴格的教育方式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中國正在經歷的崛起,和未來無限可能的發展空間,正在觸動更多海外人士,他們冀望自己孩子能擁有“中國式智慧”。
  拿到美國綠卡、在耶魯大學擁有教職和訪問學者身份的王偉(化名)和劉梅(化名),三年前帶著出生於美國的兒子回到中國。孩子目前已經結束了在上海的幼兒園生涯,開始在北京的清華園附近上小學。
  劉梅說,嚴格的中式傳統教育和集體主義氛圍,避免了自由散漫放任西式教育可能養成的過於放縱的習性。如今,他們的兒子在中國校園裡成長為一名成績優異、人格健全、體格強壯的優質學生。“他因為不斷獲得的認可而更加努力,這種身處優越環境而能持守的勤奮、拼搏的精神,正是我們所期待的。”王偉說。
  這些觀點,和不久前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的一篇題為《美國夫婦:我們為什麼送女兒來中國?》的文章不謀而合。畢業於北京大學的中國籍媽媽和畢業於斯坦佛大學的美國爸爸,闡述了他們舉家移民中國的理由——讓女兒Kay接受中國教育。“美好的校園回憶”、“更為公平的中國的教育制度”、“中國文化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Kay媽媽列出的三個理由。
  “通過努力獲得成績對於孩子是更深刻的快樂,這種經歷會進入更持久的精神層面”“美國社會階層固化,流動性很低,這種大環境對人的心智全面發展造成了不可忽視的障礙”“作為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中國對於世界認識的智慧是絕對值得深入瞭解的。不在中國長大,會錯過這筆寶藏”,她在文章中這一解釋。
  雖然有讀者質疑文章中列舉的美國等級觀念、教育模式沒有那麼糟糕,但為Kay爸Kay媽“點贊”的讀者更是占多數。
  “小學、中學在國內好,知識全面,基礎扎實,將來深造基礎好。”網友“其土”說。
  “中國教育相對公平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窮孩子,還是富孩子,只要成績優秀,就能進入重點班,而參加高考就有機會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網友“天馬良駒”說,
  “很長時間以來,中國人在教育方面對美國趨之若鶩,如今越來越多美國人開始嚮往中國教育。”香港文彙報高級記者、北京分社執行總編輯凱雷指出,這一變化的背後,是世界對中國和平崛起的文化認可,是中國經濟實力躍升帶來的全面影響。
  “九九乘法口訣”比中國功夫更關鍵
  隨著海外對中國的興趣點不斷拓寬深入,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和吸引力正在提升。
  一個典型的例子比如,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對面不到一公里、僅有100多戶人家的少林新村,常年住著一批學習中國功夫的外國人,多時可達幾百人。他們和中國農民同吃同住。
  但如今世界對中國文化的瞭解不再止是“功夫”。中國人人背得滾瓜爛熟的“九九乘法口訣表”,被英國專家認為是關鍵的“武林秘籍”,賦予了中國孩子神奇的數學能力。今年2月,英國教育大臣伊麗莎白·特拉斯率領英國教育代表團赴上海“取經”,瞭解“如何在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上找到平衡”。課堂上,孩子們的快速運算能力讓代表團驚訝。而在最近兩次的PISA(國際學生評估計劃)測試中,代表中國大陸參加的上海市中學生在數學成績上連續位列第一,且分數遙遙領先。
  回國後不久,特拉斯就向上海教育部門發函希望中方派出60名數學老師赴英短期執教,幫助提高英國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而英國伯明翰紐曼大學二年級學生卡爾布朗此刻正在山東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包括他在內的70名英國大學生,在孔子誕生地齊魯大地展開為期3周的“體驗動感中國”項目學習。
  從基本漢語培訓,到中國書法、太極拳、京劇、茶藝等文化課程體驗,到區域經濟發展實地考察、名勝古跡參觀,甚至走近濟南市民家庭體驗生活……這一切讓卡爾布朗和他的同學們感到新鮮刺激。
  “我們非常喜歡中國文化,迫切地想瞭解神秘的東方古國是如何創造近20年經濟飛速成長紀錄的。”卡爾布朗說。
  大部分送孩子來中國的外國父母,希望孩子對中國的瞭解不是蜻蜓點水,而是要徹底融入這片土地的文化,尊重中國的風土人情,從根本上去理解中華民族。在上海的中芯國際學校就有近20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而近十年來,求學海外的中國學生人數增加到原來的三倍,勢頭有增無減;但與此同時,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和英國之後的第三大最受國際學生歡迎的國家。
  據統計,2013年,共有來自200個國家和地區的35.6萬多名各類外國留學人員在華學習。他們所學專業,不再局限於漢語言、中醫、戲曲等傳統文化專業,而是遍及文、理、工、醫、藝術、體育等百餘個專業。
  交融對話、批判吸收、繼承改造
  去年初,美國成立了“十萬人留學中國”基金會,希望進一步改善和增加美國學生學習中文和留學中國的機會。“去中國留學能夠改變一生。這會打開通向未來的視野和大門。”基金會總裁卡蘿拉·麥吉弗特說。伴隨全球化進程,世界各國已組合為相互依存的地球村。教育作為文化的一個折射面,展現著這種變化。凱雷說,中美教育界之間平等的交流對話、互補劣長,就是最好的文化、文明交流例證。
  美國耶魯大學華裔教授蔡美兒的“嚴苛育兒經”《虎媽戰歌》曾經引爆了全世界對東西方教育方式的大討論。人們認為,未來的教育方式,應該在結合各自國情的基礎上,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積極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譬如數學教育,凱雷認為,中國應試教育中的數學學科在奧數比賽中被推向痛苦的極致,而崇尚自由的美國孩子,對數學學科的天然反感也被推向放任的極致。“這是中美教育體系的極端表現,長此以往,對兩國教育,乃至民族發展都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傷。”他說,雙方互相借鑒融合,就會得到很好的“中和”。
  當然,中國的教育體制也有一些弊端,長期存在應試教育以及不均衡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家長和老師為升學奔忙疲憊不堪。如今,中國正在教育領域掀起一場長期而深刻的“變革”。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發起的新教育實驗,就是這樣一個民間教育改革行動。朱永新希望,兒童的學習不應該只是“為將來的工作與生活作准備”,其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生活。這種理念既是對教育終極意義的思考與追求,也是改良當下教育的願景與規劃。
  “當然,改革並不意味著中國對自己教育理念的否定,而是將西方教育中尊重學生個性、智商情商全面發展的特點都有被充分的吸納,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教育模式。”凱雷說。
  事實上,文明間的交融對話、批判吸收、繼承改造,是推動彼此進步的最好方式。可口可樂公司大中華區及韓國區董事長魯大衛的故事就是這種對話、融合和進步的最好註釋。
  1975年至1977年間,中美關係融冰後,大衛隨當外交官的父母在北京居住了2年多時間,成為北京五十五中唯一的外國孩子,也是京城裡少見的洋學生。
  在中國,大衛經歷了學工、學農、學雷鋒;跟著解放軍做體操,課前做眼保健操;騎著自行車在長安街上到處跑……身邊的一切都讓他好奇不已。
  “中學時代改變了我的人生,我愛上了中國和這裡的人民。”大衛說,今天,中國給了他發展的機會和空間。他把孩子送到三里屯的北京五十五中,讓孩子與中國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漢語。如今,孩子的中文比他還好。
  “融合本土歷史文化精華、接軌世界先進理念的中國,理應有這樣的文化自信。”正在美國波士頓大學留學的中國學生杜嘉倫說,正在成長的祖國,讓海外學子“倍兒有面兒”,也將迎來更多學子的回歸與到訪。  (原標題:美報關註老外上海地鐵暈倒事件:別指望幫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hdvvbvpcgrvz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